首 页 > 搬家新闻

五次搬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光阴逝去,记忆中的很多东西都被磨灭了,但五次搬家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出生于1970年。那时候,我家在农村,住的是低矮潮湿的小土房。房屋破旧不堪,一到夏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每当下大雨时,母亲都会找来大块的塑料布或是油毡盖在房顶漏雨处,并在屋内摆上脸盆、水桶接雨水,使我无数次体验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无奈。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和母亲商量房子再建的事,终因手头不宽裕,建房一事一次次被搁浅了。
      1976年年底,能干好强的母亲靠省吃俭用终于攒足了钱,父亲专门请了半个月假,回来和母亲一起张罗建房。父亲和母亲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因此在乡邻中的口碑很好。听说我家要建房,亲戚和乡邻都自发来帮忙。就这样,一个月后,三间新房终于建好了。搬家那天,全家人兴高采烈,简直像过年一样。母亲按照家乡的习俗,放了一挂鞭炮,希望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1983年,母亲因政策落实,带着我们姊妹几个到县城工作并安家。虽然我们一家住的是父亲单位分的公房,人口多不够宽敞,但比农村的房子还是要好得多:洁白的墙壁、溜光的水泥地面、红色的油漆门……父亲母亲用乡亲们的平板车把两张床和一个吃饭用的小方桌及一家人的衣服、铺盖等从乡下拉到县城,就算搬了家。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二次搬家。
      时光任苒,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高中毕业后穿上了孩提时代梦寐以求的国防绿,退伍后被安排到宝丰烟叶复烤厂工作。结婚时,由于我和爱人都在本厂工作,都是党员、中层干部,按照当时厂内的住房管理规定,分到一间35平方米的“大房子”,外带一间10平方米的小厨房。虽然这间房子和现在的单元套房比起来居住不够方便,但在当时,也算是很奢侈了。婚后,我把自己学生时代和军营岁月时的所有衣服、书籍统统搬到新家,带着新的梦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1996年,随着儿子的出生,浪漫的二人世界变成了温馨的三口之家。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远在新疆的公公婆婆也回到内地,和我们一起居住。三代五口之家虽然其乐融融,但一间房子住三代人也很不方便。厂房管部门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住房,是那种三室一厅的小平房,还带一个小院。搬家时,我怀抱三个多月的孩子感慨自己遇上了好时代,心想:这房子好,这辈子就在这里住了!
      1998年,由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我所居住的家属区改建为原烟存放货场。单位新征了土地为职工建了家属楼,三室两厅,120平方米,水、电、暖齐全,通风、采光条件好,成为当时县城的商品房样板。真是没有想到,原来打算住一辈子的房子只住了两年,我就又一次满怀喜悦地搬家了。
      如今,已经改制为宝丰金叶烟草有限责任公司的单位成为平顶山烟草行业的龙头企业。宝丰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公司发展,为了支持公司“十一五”打叶复烤生产线技术项目改造,结合新城区规划,协调出50亩土地专门用于改善公司职工的居住条件。相信不久,新建的金叶小区落成后,我又要搬家了!
      在祖国母亲60华诞之际,回顾自己五次搬家的经历,我的心里充满无限感动。我的五次搬家,见证着中国社会进步的足迹和新中国发展的辉煌历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更加美好而和谐的新画卷!
      为祖国母亲祝福!为伟大时代喝彩!
    版权所有:上海大众搬家搬场公司